上海金属磷化加工,上海钢铁锰磷化处理,上海氧化发黑加工

上海金属磷化加工,上海钢铁锰磷化处理,上海氧化发黑加工

价    格

更新时间

郑凯吉
13321833862 | 0573-88888888
  • 联系人| 郑凯吉
  • 联系电话| 0573-88888888
  • 联系手机| 13321833862
  • 主营产品| 磷化,发黑,锰磷化,磷化加工,黑色磷化
  • 单位地址| 浙江海盐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嘉善君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上海金属磷化加工,上海钢铁锰磷化处理,上海氧化发黑加工”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上海金属磷化加工,上海钢铁锰磷化处理,上海氧化发黑加工”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嘉善君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上海金属磷化加工,上海钢铁锰磷化处理,上海氧化发黑加工。磷酸锰磷化处理又称锰系磷化处理,主要提高零件工序间的防锈性及长期防锈。一般为3-36月。膜厚一般在5-15微米。中性盐雾试验在24-96小时。工艺流程:除油水洗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干燥浸油。
操作规程:前处理
1.1.脱 脂:
1.1.1使用除油剂:脱脂粉。
1.1.2稀释比例:5%(比)。
1.1.3温度控制:50~70℃。具体使用温度选择请参照<使用说明>制定。
1.1.4时间控制:一次5~10分钟。
1.1.5操作程序:一次除油***二次除油***三次除油***三道水漂洗。
1.1.5.1一次除油槽表面的油水互溶物要及时清理干净。
1.1.5.2漂洗水表面不得有漂浮物。
1.1.5.3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可在二~四周清理脱脂槽底部沉积物。
1.1.5.4及时添加脱脂粉和水分。
1.1.5.5补加脱脂粉时,先将第二道除油槽的工作液加入到除油槽内,再将脱脂粉补 加到第二道除油槽内,以除油槽的干净。
1.1.5.6漂洗水一定是活水漂洗,不得用死水。
1.1.6除油槽工作液调整:
1.1.6.1取除油槽工作液50ml,加蒸馏水50ml滴百里酚蓝指示剂20~25滴,用1nh2so4标准液滴至为蓝色消失为终点,记下所有消耗1nh2so4的毫升数n。当n=15~25时为工作状态。
1.1.6.2当n 10时,补加脱脂粉,当n 15时,补加水份。
1.2.酸洗:
1.2.1酸洗剂:31%的工业除锈液。
1.2.2稀释比例:1:1~10加水稀释。
1.2.3温度控制:常温。
1.2.4时间控制:1~5分钟,遇到氧化皮较厚的加工件,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或延长除锈时间。注意:工件是否有尺寸要求。
1.2.5操作程序:酸洗***三道水漂洗。
1.2.6玻璃浮计:当n=15~25时为工作状态。
1.2.6.1当n 15时,补加除锈液,当n 25时,补加水份。
表面调整
3.1.0表调:表调剂:6%
3.1.1使用温度:常温~50℃
3.1.2表调时间:0.5~1分钟
3.1.3表调工作液的调整:
用手执式折射仪观察:1.8~2.3为工作范围,当 1.5时补加表调剂,当 3时补加水份。或用ph试纸:7~9为佳。

磷化工序
4.1.0磷化:
4.1.1磷化液选用:锰系皮膜剂。
4.1.2磷化液的配比:1:10加水稀释(容积比)。
4.1.3使用温度:92~98℃。
4.1.4磷化时间:10~20分钟。
4.1.5磷化检测:取5ml原液加50ml纯水,滴试剂2~3滴,用0.1的试剂滴定红色消失,至淡桔黄色即可。
取5ml原液加50ml纯水,滴5~6滴试剂,用0.1的试剂滴定淡红色即可。
4.1.6磷化工作液的调整。
4.1.6.1磷化工作液工作范围:fa:6~10,ta:55~75,ta/fa=6~9。
4.1.6.2当fa 6,ta 55时补加磷化液;当fa 10时,补加na2co3,每升工作液加0.5g可降低1个点;当ta 75时补加水份。
4.1.7磷化液的维护:工作时间≧48小时,清理一次槽内沉积物。经常注意补充槽内挥发掉的水份。
4.2.磷化后二道水漂洗:
热水烫干
4.2.1水质:自来水。
4.2.2使用温度:95~100℃。
4.2.3时间:1~2分钟。
4.2.4工作时间≧12小时,更换一槽水。
浸 油
使用方法:100%脱水防锈油浸渍使用,时间1-2分钟。
浙江磷化加工公司位于嘉兴海盐嘉善,交通方便,提供江浙沪的磷化加工、发黑加工。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联系电话:13321833862,0573-88888888,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本文链接:https://13321833862.zhaoshang100.com/chanpin/136719065.html
     关键词: 磷化 - 发黑 - 锰磷化 - 磷化加工 - 黑色磷化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